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4-07-01 08:31:02 | 浏览:
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基于生物学的生物技术,涉及农业、食品科学和医学乃至能源和建筑材料,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能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能够从1949年的不到40岁提高到现在的73岁,包括杂交水稻在内的一系列生物技术的进步,在其中居功至伟。可以说,生物技术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健康乃至生命,它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生存。
公众的了解和支持,是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基础。得到公众的认识和认可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新闻媒体的传播。新闻媒体的传播应该不同于商业广告的传播。广告传播虽然注重创意和受众、消费者的接受效果,但是主要向广告主负责,报喜不报忧。而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必须对公众负责,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其传播内容在理论上应该是经过实践或者第三方验证的事实。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新闻媒体对生物技术的传播,有很多与商业广告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似乎生物技术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只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生命伦理和食品安全事件,比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等,给我们对生物技术的崇拜或者狂热泼了一盆又一盆冰水,让我们警醒:如果运用不当,生物技术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命造成危害。对这样一个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活和健康水平,帮助我们维系甚至延长生命,也可能危害我们的健康和生命的生物技术,新闻媒体的传播是否应该一味地正面推广介绍甚至赞颂吗?
以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为例,从事生物技术的科学家认为,转基因作物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省工省力,有利于种植者的健康,降低种田成本并能够帮助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但是反对者认为,因为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目前还处在研究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也没有证据表明它是绝对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也可能存在着某些对和环境不利的因素,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中国在1996年从大豆的净出口国成为进口国,2001年进口的大豆首次超过国内总产量,而我们进口的大豆中,80%是转基因大豆,我们是转基因大豆最大的进口国。我们的榨油企业75%以上是外资掌控。中国目前还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但是进口转基因大豆已经极大地冲击了国内大豆及其他油料种植者,也已经侵入到黑龙江这样转基因作物的禁区。所以,我们的豆油消费者和大豆种植者的权益都受到了侵犯。你想买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恐怕已经没有可能了。
公众可能缺乏科学上的判断能力,但是他们需要选择的权利,并且应该有监督的权利。如果说,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那么没有监督的科研也是一样。
我们需要新型的生物技术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关系。新闻媒体不再传播一种声音,而是多种声音和信息,公众不再是被动的你给我受,而是和新闻媒体一起对涉及他们生活生命的生物技术发表意见,达到监督。这样的互动,有助于社会的建设。说到底,如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造福整个社会而不是某个群体,那么生物技术和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就不会是对立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会有助于生物技术通过社会的建设和形成更好的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