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4-07-18 20:37:10 | 浏览:
提到“寒武纪”,你会想到什么?是一段地球地质年代划分中的一个时期,还是“大名鼎鼎”的三叶虫?
在云南省澄江市,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凝固了亿万年的生命历史,让5.18亿年前波澜壮阔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及海洋动物生命的发展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它就是澄江生物群,从发现启始,它已经走过了40年的保护发展之路
1984年7月1日,澄江生物群于澄江帽天山被发现;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5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如今,从昆明鱼到奇虾,从三叶虫到中华微网虫,澄江生物群正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激发着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无限热爱龙8long8,也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更加具体而生动的方式深入人心。
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在帽天山西坡发现带软躯体构造的长尾纳罗虫化石,掀开了澄江动物群化石的神秘面纱。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供图
“那是礼拜天早上,天空下着小雨……”1984年7月1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已在云南野外艰苦工作了20余天,这天他照常来到澄江县(今澄江市)境内的帽天山,开始一天的化石标本采集工作。
在不知敲开了多少块石头后,忽然,一枚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在侯先光手中出现——这是一块纳罗虫化石,“那一刹那,空气似乎静止了。”他呆呆地看着那块化石标本,手不停地在抖。
“非常激动!我的激动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科学意义,也包括发现之后许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侯先光说。至此,埋藏了5.18亿年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探寻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奥秘的大门。
3年后,侯先光的惊人发现才进行公布,当时便在国际学界引起了轰动。1999年,美国《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并附配精美图片介绍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指出:“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1991年5月16日,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文章刊登了Ramskold和侯先光教授撰写的《新的寒武纪动物和谜样生物有爪类的亲缘关系》论文,著名古生物学家Stefan-Bengtson作了专题评论。澄江化石地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供图
此后,龙8登录经过40年的连续发掘和研究,到目前为止,澄江生物群已发现20多个门类、300余种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且80%属于新种,几乎地球上现生动物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
澄江生物群化石不仅保存了生物复杂多样身体结构,同时也保存了生物生态功能分化和多样性信息,代表着现代生物多样性的起点,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化石宝库”“生命起源地”“现代动物演化树之根”。
在这40年里,澄江生物群的研究成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先后被国际权威刊物《Nature》《Science》刊载,并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和“地球动物树成型”科研项目先后荣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澄江化石地的发现为我们国家,特别为云南增加了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同时随着不断地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它将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科研都带来越来越大的积极影响。”回望这40年的历程,侯先光感叹道。
“从某种角度说,这些生物化石类遗址,是引导地球人类文明从愚昧走向科学的重要基石。”国家林草局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委员刘保党表示。
为了保护、展示和利用好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级资源,1997年,澄江生物群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成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咚”!俄罗斯圣彼得堡时间2012年7月1日下午6点2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执行主席埃莱奥诺拉·米特罗法诺娃敲响了手中的小锤龙8long8,21个会员国代表全票通过——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澄江生物群以“澄江化石地”的名字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自然遗产证书这样评价:“澄江生物群展示了非凡的、保存精美的生命演化记录,是寒武纪早期地球上生命的快速辐射演化的见证,几乎所有后生动物门类都起源于这一短暂的地质历史时期,代表了化石保存的最高质量,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完整的记录。”
澄江化石地的申遗成功,填补了化石类世界遗产在中国遗产领域的空白,成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
地球的历史久远漫长,生命的长河波澜起伏。澄江化石地是一部历久弥新的“无字天书”,吟唱着关于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史诗。
如何在守护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它的综合效益?破题,就是要让“高冷”的古生物化石“活起来”!20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化石遗址上的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博物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正式开放。
博物馆馆藏标本6万余件,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VR、AR等互动技术,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线脉络,完整讲述了地球生命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不断演化发展,形成现今地球多姿多彩生命形态的历程。开馆以来,累计参观人数突破260余万人次。
2021年7月15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正式加挂云南省自然博物馆牌子;2024年7月3日,在澄江生物群发现40 周年纪念活动——国际古生物学术论坛上,“国家一级博物馆”牌子揭牌。这里,正成为开展生命科学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对外展示国家形象、云南形象的重要阵地。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被推荐为‘中国十大必去博物馆’之一,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党组、常务副主任金宏森表示,接下来,将围绕研学、科研、化石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重点发力,持续讲好“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故事。
40年前,一把锤子石破天惊地“敲开”了沉寂5.18亿年的海底生命世界。40年后的今天,沿着这把锤子的轨迹,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澄江生物群,来到博物馆,直观地探寻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奥秘,感悟地球生命的绚丽多彩、欣欣向荣与生生不息。(陈超、符亚娟、赵艳红)